济南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
10月20日,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印发《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到2030年,济南基本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打造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到2035年,“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格局全面塑成,初步建成“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到本世纪中叶,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城河共荣、生态环境优美宜人、新动能驱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发展规划》提出,济南将构建“南山北水多廊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打造南部山区生态涵养区、北部黄河生态风貌带、串联“南山北水”和城市生态系统的滨水生态廊道、全域分布的生态节点;构建高质量发展布局,以黄河为纽带,高标准规划建设沿黄大通道,加密跨黄通道,连接左右岸、贯通上下游,串联重点发展板块,加快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推动城市能级提升、合理布局,实现黄河由天然屏障向发展枢轴转变。
具体来说,济南将高标准打造栖龙湾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基地,打造鹊华烟雨、齐烟九点等沿线风光展示区,实施大明湖—云锦湖—小清河—华山湖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改扩建趵突泉、五龙潭、中山公园,整治提升千佛山北广场。
济南将建设黄河流域节水典范城市,加快卧虎山水库至锦绣川水库、玉清湖水库至鹊华水厂等连通调水项目建设;实施泉水景观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市民泉水直饮工程,加快“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筹建泉水博物馆。
济南将加快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突破基础软件、生物医药等领域一批“卡脖子”短板技术,支持开展量子科学、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等重大原创性研究;高标准建设齐鲁科创大走廊、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合肥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加快建设泉城实验室、微生态生物医学实验室、粒子科学与应用技术实验室等山东省实验室。
济南将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到2025年,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规模均达到7000亿级,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均达到3000亿级。
济南将辐射带动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6市,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全国数字经济高地、世界级产业基地、国际医养中心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泰安—济南—德州”南北向发展枢轴和“淄博—济南—聊城”东西向发展枢轴,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淄博周村、德州齐河、滨州邹平四地建设省会经济圈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推动济南章丘—滨州邹平—淄博周村、济南商河—德州乐陵和临邑—滨州惠民等探索跨市域毗邻县(市、区)一体化发展路径;推进济南与青岛交通设施、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共建共享,携手唱好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双城记”。同时,推动与郑州、西安等沿黄城市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沟通合作,引领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对外开放、生态保护、科学技术、文化交流等方面全面对接、协同发展。
济南将规划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提升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东平陵故城汉代遗址公园建设展示水平,高标准规划建设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黄河V谷”,加快推进泺口古镇规划建设,打造黄河文化旅游长廊,建设黄河流域文旅新高地和世界级文旅目的地;全球布局“济南海外文旅交流驿站”,开展与世界各地“大江大河”文化的交流互鉴。
济南将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创建中欧班列枢纽城市,提升济南区域枢纽机场功能,争取开放第五航权,基本形成以覆盖欧美日韩和东盟为主的国际航线网络。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将搭建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载体,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端科研院所布局分支机构,组建一批“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试点开展大科学装置预研任务,打造重大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实施“未来产业引领”计划,前瞻布局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生命科学、4D制造、新一代再生能源等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未来产业,加速构建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