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云冈石窟保护的背后,都用了哪些科
◎?科技日报记者?雍黎
敦煌壁画、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大足石刻……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背后有什么科技“药方”。6月11日下午,作为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之一,以“科技支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为主题的“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在重庆开幕,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敦煌研究院等项目参加单位和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近百名科研人员聚集一堂,交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最新研究成果。
论坛现场
寻根究底找到“病根”对症下药
文物不能再生,从抢救性保护到系统的开展文物保护和修复研究,通过加大基础研究,在文物病害劣化机理等方面找出一些共性规律,让预防性保护和后续修复工作能更为科学精准成为来业界共识。如同看病要“治病先治根”,通过科学研究找到发病的根本原因,更能对症下药。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介绍了“墓葬壁画原位保护关键技术”。他们通过对不同类型墓葬壁画,开展墓葬壁画制作材料和工艺、典型病害劣化机理、墓室环境变化预测和控制、微生物产生机理及辐照灭菌方法、修复加固材料和系统保护方法等研究。不但找到“病根”,还研发出智能化墓葬壁画辐照灭菌成套技术装备,潮湿环境下墓葬壁画保护新型加固材料等成果,突破潮湿环境下壁画保护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提升我国墓葬壁画保护的整体水平。
目前,他们已完成河南新密打虎亭汉墓和江苏南京南唐二陵2处墓葬壁画典型案例的相关研究,以及足尺模拟墓葬的建设。
科研人员在展示现场了解各项目研究情况
先进科技支撑石窟寺保护
我国拥有大量的石窟寺,集洞窟构筑物、壁画、雕像、塑像、题刻于一体,是我国传承脉络最清晰,关联性最密切,体系最完整的文物类型。不过却存在着风化病害、水患、失稳等问题。
“多种环境因素使石窟雕刻的风化现象十分普遍,直接威胁着石窟文物的长久保存。”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黄继忠介绍,他在云冈石窟从事了20多年的研究,这次他带来的是石窟文物本体风化病害评估系统及保护技术研究阶段性成果,主要研究对象是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大足石刻、乐山大佛。
“我们研发了2种适用于干旱、半干旱环境下砂岩石窟文物、具备耐盐和耐冻融功能的新型石窟防风化保护材料。”黄继忠介绍,这个研究项目聚焦石窟文物风化病害机理、保护材料设计及其与石窟文物作用机理等方面开展研究,目标是解决石窟内部水盐运移可视化动态监测的难题;建立石窟风化病害评估系统;实现石窟文物微生物和苔藓病害的绿色防治和石窟表层风化病害的高耐久环境自适应保护。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所所长李黎带来了石窟寺岩体稳定性预测及加固技术研究,她介绍,我国石窟寺及摩崖造像丰富,不过分布由于区域不同,岩体和环境的差异显著,阐明石窟寺岩体变形破坏过程和失稳机理,实现稳定性检测和预测,建立失稳防控技术体系,是前沿科学问题也是巨大挑战。
新型科技的引入,为文物保护提供了利器。李黎说,他们首次引入了光纤监测,让稳定性从电测时代迈入了光感时代,研发了智能、无损、精细、长时序岩体结构变形监测、探测与预测技术,提升了监测的技术水平。
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所所长李黎做报告
跨学科联合攻关支撑文物保护
据了解,此次论坛由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共同举办,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水下考古探测、天地联合田野考古调查、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世界丝绸互动地图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现场交流。”
“近20年来,国家文物局大力推动文物科技创新,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引入社会优质科技资源开展联合攻关,探索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范式,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罗静在致辞中说,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中,设置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聚焦文化遗产价值认知与价值评估、文物病害评估与保护修复、文化遗产风险监测与防控、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等 4个重点方向,部署了30余个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