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件北魏菩萨立像的保护修复
摘要:石质文物经过数千年演变,出现不同病害,尤其是断裂的石刻,不能独立展览,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势在必行。此次通过对佛像保护与修复,恢复佛像本来面目,达到长久保存和科学展览,并对断裂和补配的文物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北魏菩萨立像 修复
一、概述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受印度犍陀罗风格和笈多艺术的影响逐渐向汉地风格转变。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的云冈模式逐渐过渡到后来的“秀骨清像”风格。明显是分别受印度与汉族地区陆探微画风的不同影响。云冈模式时期,造像粗犷,气势雄浑,风格古朴,神态安静内敛,到后期的秀骨清像时期,则面相较瘦,削肩体长,形象俊秀,风格飘逸。这与北魏后期的社会风气与大环境有直接关系。过渡到东西魏和北周北齐时期,风格多变,但整体由秀骨清像开始向敦厚朴实过渡,为隋唐佛造像艺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连年战乱且几次灭佛运动,这一时期的佛造像整体质量下滑颇多。中后期逐渐汉化,呈现出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南朝“名士”形象。
山西古代的佛教雕塑作品,更多为隐于乡间古刹的各种佛像。此次修复的佛造像个体较大,为北魏菩萨立像,山西省左权县出土。以下为本人在修复这件菩萨立像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望同仁批评指正。
二、菩萨立像的基本信息
菩萨立像为北魏所造,从脖颈处断为两截,高121厘米、宽45厘米、厚16厘米,为二级文物,材质为砂岩,局部泥垢较多,山西省左权县出土。菩萨头戴宝冠,跣足而立。面方圆,容貌清秀,头后为桃形头光,身着褒衣,帛衣交于腹部,系一花结,上胸袒露,双臂缺失,臂上飘带自然垂于脚下,属北魏时期典型造像。
三、菩萨立像的保存环境及病害成因分析
(一)环境调查
菩萨立像于1996年在山西省左权县出土,出土后移入山西省博物馆(现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在一个普通库房存放。于2004年移入山西博物院库房至今,实际上该菩萨立像在1996年之前一直处于地下保存状态,表面上的彩绘污染、断裂,一直未进行科学保护。
(二)病害成因分析
1.菩萨立像的结构性断裂
菩萨立像出土于左权县,根据出土地点判断,断裂可能是人为造成,可能是灭佛运动,因某种原因仓促进行埋藏导致。
修复前的菩萨立像
2.菩萨立像表面泥垢及彩绘脱落研究
菩萨立像表面的泥垢,由于长期埋于地下,表面积攒一定厚度的泥垢,局部线条被淹没,亟待进行清洗处理;另外,菩萨立像表面彩绘脱落严重,且表面有积尘,长时间与地下水分沉积作用,形成尘土与彩绘颜料粘接,使其表面彩绘失去原有的色泽。尘土的沉积一方面影响文物的整体艺术形态,另一方面在不稳定的环境下含有复杂化学成分的尘土与颜料反应潜在地造成文物的损害。彩绘地仗层也有起甲脱落,本身也存在老化问题,在潮湿环境中易分解酥松,导致彩绘中的胶结物发生降解,粘接能力降低,老化失效,出现彩绘地仗层起甲脱落。由于颜料和胶结介质之间的热膨胀性能的差别,会使颜料层在热胀冷缩的变化中剥落。
四、菩萨立像的保护修复
(一)信息整理
1.文字记录:对菩萨立像进行编号登记,填写包括年代、质地、文物特性、保存现状、病害状况等详细情况的保护修复档案。
2.照相记录:修复之前对菩萨立像要进行不同角度的照相记录,从多角度反映文物修复前的原始状态,照相记录贯穿修复整个过程。
3.绘图:绘制文物原始状况线图,病害图等。(二)具体的保护修复
1.泥垢清洗:石质文物的清洗是文物修复程序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一项完全不可逆的操作。根据所用清洗剂和处理技术特点的不同,清洗方法分为四类∶水清洗法、化学清洗法、机械清洗法、热清洗法。依据清洗原则由弱到强,由化学到机械,直至病害清除为止。针对该佛像表面污染物,选择了化学清洗结合机械清洗。首先对菩萨立像表面浮尘用洗耳球轻吹;其次,对于较致密的土垢,配制体积比2A(酒精和丙酮1∶1)溶液,用棉签沾取轻带。
2.彩绘污染物清洗:通过前期检测分析调查,菩萨立像表面彩绘有红色(朱砂)、黄色(生赭)、白色(碳酸钙)、黑色(炭黑)、绿色(群青),均为无机颜料。首先把造像放置在软胶皮垫上,用棉签蘸取适量去离子水,保证棉签水接触造像表面时不会造成过度阴湿,轻轻粘揭表面泥土,层层剔除软质泥土,尤其是不能造成彩绘文物表面彩绘脱落。对于坚硬的土沟,用棉签蘸取适量2A涂抹在硬质土垢表面,使其表面软化后,再进行清除,保证彩绘清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