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保护
    主页 > 期刊导读 >

论建筑产业现代化施工自控

0 引言 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落后的施工建造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存在着高污染、高消耗及低效率的特点,阻碍了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1],因此亟需现代化的建筑生产方式来改变现有的状况.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了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墙体改革[2].时至今日,我们已历经了40多年的改革.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由于低污染、高效率的优点,作为我国建筑施工改革的新方向,不断地被应用和发展.但是,由于装配化的施工方式在我国应用的时间较短,一些技术手段还不够成熟,在施工生产的过程中不免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在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装配式施工技术发展的同时,要着重关注装配式施工的质量控制过程. 施工单位作为工程责任主体的重要组成之一,作为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之一,对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施工单位的角度出发,研究施工企业在装配式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自控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建筑产业现代化施工自控体系 质量控制作为施工单位施工的重要控制目标,对项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加强对于装配化施工方式的质量控制,在对我国现有的装配式施工方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果相关研究,主要从质量标准体系、标准化体系、人员体系、以及制度建设这几个方面,对建筑产业现代化装配式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了分析,从而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促进建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1 建立工程质量管控体系 保证建筑工程和建筑产品的质量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外部的监督,另一种是施工企业内部的自控.国外的建筑界认为,外部的检查仅仅是一种外部机制,更重要的还是依靠企业内部的质量自检与质量保证[3].许多优秀的国外企业都建立了成熟的、可操作性强的质量管控体系,我国由于建筑业发展较晚,现阶段的大部分企业都沿用着以往单一、粗放的质量管控制度.而建筑产业现代化下的建设项目部品构成复杂、种类繁多,往往涉及多个参建主体,不同参建主体之间的质量具有一定联系,甚至具有较强的质量和功能依赖性.这种情况就导致我国施工企业沿用已久的质量管控体系已无法满足产业现代化施工中对质量的要求.我们急需寻求一种新的适应于现代化施工的自控体系,而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人的管理和物的管理两方面.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工艺性分析,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并制定施工专项方案.施工方案的内容应包括构件安装及节点施工方案、构件安装的质量管理及安全措施等,还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预制构件试安装,及时调整完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当设计无要求时,施工单位宜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进行预制构件试安装.施工前关键工序应制作样板,并进行样板交底,形成交底记录.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以质量控制为重点,常见的项目部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1.2 加强施工人员技术能力 我国发展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时间不长,建筑行业对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这就导致在建筑行业中与混凝土装配式施工相关的技术人员储备严重不足,各施工企业严重缺乏甚至没有相关技术人员.在拥有相应技术人员的施工企业,又缺乏对混凝土装配式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完全依靠技术人员自学,导致混凝土装配式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在国家大力推广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黄金时期,各施工企业应正确认识到"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到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在混凝土装配式施工中的重要性.因此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对施工人员的培养投入足够的资金并建立相应的学习平台,对所有的技术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定期进行考核. 1.3 施工管理精细化 图1 施工单位质量管控体系图 无规矩不成方圆,当混凝土装配式技术人员成长起来后,由于我国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体系尚未成熟,管理方式仍然停留在粗放化的阶段,没有将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式充分应用起来,这将导致管理工作更加趋于形式化、趋于走过场,难以发挥管理真正的作用.我国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工作应从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施工进度精细化管理和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入手,最终达到管理的高效化和现代化[4],充分体现出管理应有的作用,也充分发挥出"人"应有的作用. 1.4 加强对施工材料的保护能力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和施工材料的质量高低,对混凝土装配式施工的综合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现在的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中,对施工的技术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而施工人员往往忽视对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所用到的材料的保护.施工企业应让现场的施工人员对材料的保护问题有充分认识,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让施工人员去执行.对于施工材料的保护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从原材料配送商到预制工厂再到施工现场,最后安装成型,都需要对材料进行严格保护,施工企业应特别注意对运到现场的材料进行验收并合理保存,降低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中因部品损坏或瑕疵产生的质量问题. 1.5 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通用建筑体系和标准 实现标准化,需要实现构件的通用性、标准性和规模性,因此涉及到建筑产品形成的整个过程,需要从部品部件的统一的设计入手,综合考虑构件的模块化形成、工艺和尺寸的匹配以及施工的具体要求.相比国外完善的工业化的通用建筑体系和技术标准,以及集设计、施工、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产业链.我国工业化的通用建筑体系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初步形成.通用建筑体系品质的高低和技术标准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着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产品的质量.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注意和各通用部品生产企业之间加强合作,进一步推动同类部品制定统一标准及统一体系,实现通过标准化部品的有机结合[5].现阶段,各施工企业应组织实施一些标准化设计、工业化建造的示范工程来积累实践经验,并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牵头创建的工业化的通用建筑体系和技术标准. 2 应用简介 某办公楼工程,采用了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在项目人员组建完成后,按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和要求,首先确定了相关的质量验收体系和重点验收部位,并组织和培训专业的施工作业班组和确立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施工准备-原有结构的验收-吊装-安装就位-灌浆充填-养护拆除-验收及标识).施工过程采用了信息化管理,相关现场物资管理均结合RFID技术进行收集,并将数据实时反馈给BIM模型.物资进场后均按规格、品种、吊装顺序分类堆码,派专人进行看管.工程施工中利用钢筋精确定位技术和构件临时可调支撑,防止了吊装期间预制构件对钢筋的损伤,达到高效、准确安装. 工程完工后形成了《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安装施工技术》等系列施工关键技术.此工程由于施工单位完善的自控体系和精细化管理,确保了施工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且降低了施工成本,获得了业主和监理好评. 3 结论 从施工单位的角度出发,从人才培养、精细化管理、材料保护以及标准化体系等方面研究建筑产业现代化装配式施工过程的质量自控体系,对于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十分有意义.未来十年,我国无论是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还是基础设施的产业化建筑规模都非常巨大.施工单位作为施工主体,更应该抓住机遇、提升自有实力、改进现有质量管控制度,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浪潮中披荆斩棘、奋勇而上.